一、(Ⅰ)交换技术,计算机网络分类
一、(Ⅰ)交换技术,计算机网络分类
一、交换技术
- 电路交换:适用于电话网络
- 报文交换:适用与于电报网络
- 分组交换:适用于现代计算机网络
1.电路交换
优点:
- 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链路,通信时始终占用端到端的数据资源,数据直送,传输速率高
缺点: - 建立/释放链接需要额外的时间(适用于电话网络)
- 线路被两端独占,利用率低
- 线路分配的灵活性差
- 不支持差错控制
个人总结 : 通过简单的交换机建立专用物理链路,数据直传,传输效率高,时延低,链路利用率低。
2.报文交换
优点:
- 通信前无需建立连接
- 数据以 “报文” 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 “存储转发” ,通信线路可以灵活分配
- 在通信时间内,两个用户无需独占一整条物理线路。相比于电路交换,线路利用率高
- 有差错控制技术
缺点: - 报文不定长,不方便存储转发管理
- 长报文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大,缓存开销大
- 长报文易出错,重传代价高
个人总结: 将要发送的数据打包成含有控制信息的报文,在链路上传输,一个链路上可传输不同的报文(报文大小不定)。
分组交换
优点:
- 通信前无需建立连接
- 数据以”分组“(定长)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 ”存储转发“ ,通信线路可以灵活分配
- 在通信时间内,两个用户无需独占一整条物理线路。相比于电路交换,线路利用率高
- 交换节点支持“差错控制”(通过校验技术)
- 相比报文交换:
- 分组定长方便存储转发管理
- 分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小,缓存开销小
- 分组不易出错,重传代价低(只需重传分组)
缺点:
- 相比于报文交换,控制信息占比增加
- 相比电路交换,依然存在存储转发时延
- 报文被拆成若干分组,重组的时候增加了数据处理难度
个人总结:数据拆分成相同大小的分组,在不同链路上传输,每个分组有首部的控制信息,当所有报文到达接收端的时候,按照首部的控制信息进行重组
三种交换技术的性能对比
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
电路交换:
- 连接建立+数据传送+连接释放=(建立:1+1+1 + 确认:1+1+1) + (数据传送:第一个数据包开始传输+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包)+(释放:1+1+1)
报文交换: - 节点开始传输第一个数据包+次节点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包+中间节点存储转发时延(校验)(中间节点收到整个报文后才能解析并转发)
分组交换:
总结:
二、计算机网络的分类
- 按分布范围分类:广域网,城域网,局域网,个域网
- 按传输技术分类:广播式网络,点对点网络
- 按拓扑结构分类:总线型,星型,环型,网状
- 按使用者分类:公用网,专用网
- 按传输介质分类:有线网络,无线网络
1. 按分布范围分类:
广域网(WAN):
- 几十到几千公里,跨国跨洲
城域网(MAN): - 几千米到几十千米
- 一个城市
- 以太网技术
局域网(LAN): - 几十米到几千米
- 一个学校/公司
- 以太网技术
个域网(PAN): - 几十米内
- 连接个人设备(用智能网关作为个域网主设备)
- 蓝牙等
家用路由器≈路由器+以太网交换机
2. 按传输技术分类
广播式网络(群内@某人):
发送数据分组时广播范围内所有计算机都会受到数据分组,检查分组的目的地址决定是否接收该分组
例:家用WiFi
点对点网络(一对一私信):
数据只会点对点的从发送方发到接收方
例:路由器的转发
3. 按拓扑结构分类
总线型结构:
特点:数据”广播式传输“,存在”总线争用“问题
典型代表:集线器连接的设备
环形结构:
特点:数据“广播式传输”;通过“令牌”解决总线争用问题,令牌顺环依次传递,拿到令牌者才可使用总线
典型代表:令牌环网
星型结构:
由中央设备实现数据的“点对点”传输;不存在”总线争用“问题
典型代表: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的设备
网状结构:
特点:数据通过各中间节点逐一存储转发,属于“”点到点“传输
典型代表:众多路由器构建的广域网
4. 按使用者分类
- 公用网
- 专用网:单位内部网络
tips:
环形拓扑VS总线型拓扑→星型拓扑